社交媒介使用與移民身份認同的關係
由於全球化趨勢以及通信交通的進步,希望並有能力移居別處的人數已大為增加。為了保護移民及其家人的權益,聯合國在2000年,通過把每年的12月18日定為國際移民日的決議。移民為世界各國社會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,他們在移民地社會的融合也令人關注。隨著資訊科技的普及,我們看到,內地移民在澳門使用社交媒介進行身份認同的趨勢,邀請大家來共同探討這個主題。
當社交媒介製造出龐雜的虛擬世界,在其中,僅需一條消息或一種觀點,即可引發一個群體的分崩離析,或令兩個勢如水火的群體迅速相容。儘管社交媒介建立的環境具有虛擬性,但人們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上,持續發佈的文字、圖片或表情,相互編整出一個與個人意願相符的身份,承載著人們真實的心理活動,亦投射出身份認同的信息。而這個特質,在身份認同問題較為迫切的移民群體身上尤其明顯。
移民出於自願或非自願的原因,在世界不同地區之間進行遷徙活動。在不同文化背景的碰撞與衝擊之下,身份認同是每一個移民必定面臨的課題。鋪天蓋地的社交媒介正好是一個解答方式。有學者指出:“社交媒介能使移民將身份聚焦在以文化、個人興趣、情感為特徵的世界裏,超越了地域對身份的限制,維持了個人心理在文化身份上的統一。”因此,無論移民的物理位置如何遷移千里萬里,心理上對自我身份的認同,都能在社交媒介的重重擬像裏找到落點。
社交媒介使用與移民身份認同有何關係?
一方面,假如移民較為認同移民地的價值理念,並且具有較強烈的融入本地文化的意願,但在融合過程中感到不被移民地群體認同,會選擇使用移民地通用的社交媒介,重新對自我身份進行塑造,以彌補不被認同的心理需求。比如在澳門,一些較為年輕的內地移民群體,會在Instagram上創建個人帳號,其頭像選取、所在地設置、個人簡介、內容發佈方式等,都與本地同學和朋友們的帳號風格保持一致。這些舉動背後的動機,不僅為了重新刻畫自我身份,讓自己看起來像一個毫無破綻的“本地人”,還有獲得移民地社交圈認同,達到進行持續社交往來的目的。
另一方面,一些移民在融合移民地文化的過程中,在價值觀念上與當地存有隔閡,會選擇只使用原居地通用的社交媒介,尋回對原居地的歸屬感。同時,假如在移民地通用的社交媒體之中,存在不利於原居地的言論,令移民產生遭到歧視的感受,亦會傾向採取回避態度,並返回到原居地媒介的使用之中。例如,一些港澳地區的內地新移民,在Facebook上碰見關於內地人的負面評價,會拒絕承認並放棄使用此平台,返回使用諸如微信和微博的內地媒介,無形中也加強了對原有身份的認同。此外,若移民認為移民地的經濟水準或文化氛圍等,比不上原居地的發展情況,即使在移民地通用的社交媒體上建立帳戶,亦會通過界面內容設置,凸顯自己的原居地身份。
再者,有一類移民群體,缺乏在移民地成長和接受教育的經歷,在當地沒有密切來往的社交圈子,難以對移民地產生融入感。但與此同時,當他們返回到原居地探訪時,由於已長時間不在當地生活,會在目睹當地的種種變化後,對原居地產生距離感,認為自己與原居地之間不再存有牢固的從屬關係。在這種情況下,該移民群體會處於一種追問“我來自哪裡”的狀態之中,他們會傾向於切換使用不同地區的社交媒介,在不同的身份之間遊走。通過接觸社交媒介上形形色色的資訊,輔助自己進行身份確認。其身份認同構建是動態協商的過程,具有多重性的特徵。
由以上看出,使用不同的社交媒介,反映出移民的身份認同方向。有鑒於此,在推廣移民群體與本地群體的文化交流活動時,不必限制在特定地區的媒介上進行宣傳,而可多考慮目標群體會使用的社交媒介,並在這些平台上傳播活動消息。這樣不僅提高宣傳效率,還能向移民群體釋放友好和靠近的信號。此外,移民身份認同具有的多重性特徵,如何將其轉化為世界主義呢?這是值得以長遠角度來思考的問題。
本文亦刊登於2021/12/24出版的澳門平台報刊上: https://cutt.ly/NUbUPyl (葡文版本可點入網站,轉換語言查看)
作者為Sylvia Lao
Comments